湖南法治報全媒體記者 杜巧巧 李禎媛 陳佳婧 通訊員 尹曦 熊泊宇 趙蕓 李梅 彭敏 段卓君 胡紅章 鄒斯怡
編者按
6月7日,一年一度的高考大幕開啟。為保障高考期間道路交通安全暢通和安全穩定的考試環境,全省公安交管部門和消防應急部門超前謀劃、周密部署,制定了一系列有溫度、有效果的護航舉措,只為廣大考生執筆為劍,在夢想舞臺上熠熠生輝。
衡陽高速交警護送走出校門的考生。
公安篇
愛心護考 開通熱線 嚴查涉考騙局……
赴考路上 全省公安交警已就位
連日來,全省公安部門就高考安保工作作出全面部署,為73.2萬名考生保駕護航。
6月6日,湖南省公安廳交通管理總隊高速公路交通管理三支隊連續第5年開展“愛心護考”行動,將衡南縣九中422名考生安全護送至3個考點。
衡陽高速交警在送考出發前檢查考生乘車情況。
衡陽高速交警在送考途中,與走出校門的考生擊掌加油。
衡陽高速交警指揮送考車輛。
早上8時,民警來到衡南縣第九中學,與學校送考負責人核對行駛路線,檢查10臺運送考生大型客車的車輛安全情況,逐車提醒同學們全程系好安全帶。為確保送考車隊高速公路通行安全,支隊制定了護送行動方案,6組警力分別執行車隊牽引、掃尾及收費站秩序維護任務。相關大隊民警還提前一天對行駛路線中安全隱患及施工路段進行了全面排查,督促養護、施工部門提前做好安全防護措施。9時45分許,民警將3個批次送考車隊安全送達各個考點,“愛心護考”行動圓滿完成。
岳陽公安機關已進入“護考模式”。不僅開通辦證“綠色通道”,設置護考“勤務崗位”,而且開通“緊急求助熱線”,增設“高考110”接警專席,專門按照緊急警情標準處置好家長、考生緊急求助等涉高考警情,為廣大考生、家長排憂解難。深化開展“靜音守護”。嚴管商超店鋪、建筑工地、公園廣場等可能產生噪聲干擾考試的場所,在考點周邊路段設置禁鳴喇叭標志,嚴查亂鳴喇叭、亂停亂放等違法行為。進一步加強網上巡查監管。督促互聯網企業落實主體責任,嚴密網絡巡查,及時封堵有關高考虛假、違法有害信息,確保網絡空間清朗;開展“涉考”騙局防范宣傳提示,防范各類詐騙。
岳陽市各級公安機關已全面啟動“護考模式”。
婁底公安交警推出“八項舉措”護航高考。其中包括強化臨時停車服務。提前勘察各考點門前及周邊停車位數量,充分挖掘考場周邊停車資源,開辟臨時停車泊位,方便接送考生車輛停放。高效處置涉考交通事故。高考期間群眾遇到輕微交通事故可使用交管12123線上視頻快處功能,提高輕微交通事故處置效率。對涉及高考公務用車、接送學生車輛的輕微交通違法行為,教育警告后及時放行;對嚴重交通違法行為,在不影響考試的前提下,可以采取“先放行、后處理”的方式,優先服務保障考試順利進行。
湘潭公安交警高考前夕發出交通安全倡議書,號召市民綠色出行、錯峰出行、文明出行、禮讓出行、區域繞行、規范停車、提前規劃,為莘莘學子創造一個良好的備考、應考環境。
消防篇
拉網排查 精準科普 秒級響應……
“火焰藍”為高考安全“加分”
為營造安全、穩定的考試環境,連日來,湘潭市消防救援支隊迅速行動,組建7個專項檢查組,嚴格按照“考點全覆蓋、隱患零容忍”原則,對全市12個考點及周邊場所開展“拉網式”消防安全排查。
長沙岳麓消防檢查校園食堂區域。
“教學樓、宿舍作為人員密集場所,是學校消防安全的重中之重,風險隱患不容小覷。”在湘潭市第一中學,檢查人員重點對考點教室、考生宿舍、食堂等場所的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是否暢通,消防設施、滅火器材是否齊全有效,消防安全疏散指示標志是否完好,進行了細致入微的排查。針對發現的問題,檢查人員當場提出切實可行的整改意見,并督促考點安全負責人認真落實消防安全責任。
與消防安全檢查同步進行的,是覆蓋考點周邊的精準化、場景化消防宣傳活動。
懷化消防在學校開展夜間演練。
“同學們,彎腰、低姿、捂口鼻,按疏散標識方向撤離!”隨著懷化市第三中學考點內火災警報聲驟然響起,消防員立即引導老師和學生按照預定路線,有序撤離至安全區域。此次演練還特別增加了實操環節,確保每個人都掌握滅火和逃生技能。
“這樣的實戰演練太必要了!現在老師和學生遇到緊急情況不僅知道怎么跑,還懂得怎么‘滅小火’,心里更踏實了!”懷化市第三中學校安辦副主任楊利感慨道。
高考期間,邵陽市消防救援支隊專門成立“火焰藍”愛心送考志愿隊,在考場周邊設立12個“火焰藍服務站”作為臨時休息點,為考生及家長提供飲水、防暑藥品、應急文具等物資。
邵陽消防前置執勤。
“考試期間,消防員將全程駐守待命,以‘秒級響應’的備勤狀態應對各類突發情況,讓‘火焰藍’成為考場外最可靠的安全標識。”邵陽市消防救援支隊相關負責人說。
在長沙、衡陽、張家界、郴州等地,各級消防救援隊伍還積極與當地教育、公安、交通、衛健等部門聯動協作,持續加強對考點及周邊場所的消防安全監管與服務保障,確保高考期間消防安全形勢持續穩定。
責編:劉冬晨
一審:劉冬晨
二審:伏志勇
三審:萬朝暉
來源:湖南法治報